高校科研检测

短链脂肪酸检测、细胞培养、代谢组学服务、肝肠胞虫检测、动物疫病检测公司
全国服务热线:
400-850-6066
新闻资讯
一站式检测技术和咨询服务
One-stop testing technology and consulting services
新闻资讯
一站式检测技术和咨询服务
One-stop testing technology and consulting services

新闻资讯

行业资讯
新闻资讯
about us
联系我们contact us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植物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操作指南
发布日期:2025-08-25
浏览次数:273

在植物化学研究、药理学实验及功能食品研发等领域,植物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是衡量其活性与质量的核心指标。紫外分光光度法凭借操作便捷、成本适中、重复性强的优势,成为科研人员测定总黄酮含量的主流技术。本文将从检测原理、试剂仪器选择、全流程操作步骤、数据计算等方面,为科研人员提供一套专业、可落地的实验指南,助力高效完成总黄酮含量检测,同时解答实验中常见的关键问题,提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。

总黄酮含量测定

一、检测原理: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核心

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,苯环、黄酮母核及酚羟基是关键特征基团,这些基团能与特定显色剂(如铝离子)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络合反应,形成稳定的有色络合物。该络合物在紫外 - 可见区域具有特定吸收波长(通常为 400-550nm),且其吸光度与总黄酮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严格遵循朗伯 - 比尔定律(A=εbc,其中 A 为吸光度,ε 为摩尔吸光系数,b 为比色皿光程,c 为物质浓度)。

科研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硝酸铝 - 亚硝酸钠显色体系,具体反应机制为: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先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亚硝基酚类中间产物,随后与硝酸铝中的铝离子结合,形成橙黄色稳定络合物,最终在 51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。该体系特异性高,能有效减少植物提取物中其他杂质的干扰,适用于银杏叶、葛根、山楂、金银花等绝大多数植物提取物的总黄酮检测。

二、试剂与仪器准备:科研级实验的基础保障

(一)核心试剂(需满足分析纯及以上级别,避免杂质干扰)

芦丁标准品:作为总黄酮含量计算的基准物质,纯度需≥98%。需避光冷藏(4℃以下)保存,防止受潮降解,使用前需核查纯度报告。

5% 亚硝酸钠溶液:称取 5.0g 亚硝酸钠(NaNO₂),用超纯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mL。该溶液易氧化失效,必须现配现用,放置超过 24 小时需重新配制。

10% 硝酸铝溶液:称取 10.0g 硝酸铝(Al (NO₃)₃・9H₂O),用超纯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mL。室温避光保存,有效期为 7 天,超过期限易发生水解,影响显色效果。

4% 氢氧化钠溶液:称取 4.0g 氢氧化钠(NaOH),缓慢加入超纯水(注意溶解过程放热,需逐步加样),冷却后定容至 100mL。密封保存,防止吸收空气中的 CO₂生成碳酸钠,导致溶液碱性下降。

提取溶剂:根据植物提取物的溶解性选择,常用 50%-70% 乙醇溶液(适用于多数黄酮类化合物提取)、甲醇(极性更强,适合难溶黄酮)。需用无水乙醇或甲醇配制,确保无杂质干扰显色反应。

超纯水:电阻值≥18.2MΩ・cm(通过超纯水机制备),避免水中离子与显色剂发生副反应,影响检测结果。

(二)必备仪器(需定期校准,保证检测精度)

紫外 - 可见分光光度计:波长范围 200-800nm,吸光度精度 ±0.002。使用前需用空白溶剂校准基线,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状态。

分析天平:精度需达 0.1mg,用于精准称量芦丁标准品及植物提取物样品。每年需由专业计量机构校准 1 次,确保称量数据准确。

容量瓶与移液管:规格涵盖 10mL、25mL、50mL、100mL(均为 A 级,误差≤0.05mL)。使用前需用对应溶剂润洗(容量瓶除外)或烘干,避免残留物质影响体积精度。

超声波提取仪:功率 300-500W(如 KQ-500DE 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),用于加速植物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溶出,提升提取效率。

高速离心机:转速≥8000r/min,用于离心去除提取液中的残渣颗粒,防止其附着在比色皿壁上,干扰吸光度测定。

恒温水浴锅:控温精度 ±0.5℃,部分植物提取物需恒温提取(如高温易降解的黄酮),且显色反应也需稳定温度环境,确保反应充分且一致。

三、全流程操作步骤:从样品前处理到数据测定

步骤 1:植物提取物样品前处理(关键:确保黄酮完全溶出,减少杂质干扰)

样品干燥与称量:将植物提取物粉末置于真空干燥箱中,干燥至恒重(避免水分影响浓度计算)。精确称取 0.1000-0.5000g 样品(根据总黄酮预估含量调整,建议最终浓度落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),放入 50mL 具塞锥形瓶中。

超声提取操作:向锥形瓶中加入 20mL 70% 乙醇溶液,置于超声波提取仪中,设置功率 300W、温度 40℃,提取 30min(若提取物难溶,可延长至 45min)。提取过程中需确保锥形瓶密封,防止溶剂挥发。

定容与离心净化:提取完成后,将溶液转移至 50mL 容量瓶中,用少量 70% 乙醇多次洗涤锥形瓶(至少 3 次),洗涤液全部合并至容量瓶,最后用 70% 乙醇定容至刻度线,摇匀。取 10mL 上述溶液于离心管中,8000r/min 离心 10min,取上清液作为待测样品液。若上清液仍浑浊,需过 0.45μm 有机相滤膜,彻底去除颗粒物。

步骤 2:芦丁标准曲线绘制(核心:保证线性关系可靠,为含量计算提供基准)

标准品母液配制:精确称取 10.0mg 芦丁标准品,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,用 70% 乙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,摇匀,得到0.1mg/mL 的芦丁标准母液。该母液需现配现用,避光保存,防止光照导致标准品降解。

梯度浓度设置:分别吸取芦丁标准母液 0.0mL、1.0mL、2.0mL、3.0mL、4.0mL、5.0mL,置于 6 个 25mL 容量瓶中,各加入超纯水至 10mL,摇匀,形成浓度梯度为 0μg/mL、4μg/mL、8μg/mL、12μg/mL、16μg/mL、20μg/mL 的标准溶液。

显色反应控制:向每个容量瓶中按顺序加入试剂,且严格控制反应时间:①加入 0.3mL 5% 亚硝酸钠溶液,摇匀后放置 6min;②加入 0.3mL 10% 硝酸铝溶液,摇匀后放置 6min;③加入 4.0mL 4% 氢氧化钠溶液,用 70% 乙醇定容至 25mL,摇匀后放置 15min。显色时间需统一,避免因反应程度不同导致吸光度偏差。

吸光度测定与曲线拟合:以 0.0mL 标准母液的显色液为空白对照,在 510nm 波长下测定各梯度浓度显色液的吸光度,每个浓度平行测定 3 次,取平均值。以芦丁浓度(μg/mL)为横坐标(x)、平均吸光度(A)为纵坐标(y),用线性回归方程拟合,得到标准曲线方程 y=ax+b,要求相关系数R²≥0.999,否则需重新配制标准品并测定,排除操作误差。

步骤 3:待测样品液吸光度测定(注意:与标准曲线条件完全一致)

样品显色操作:吸取 1.0mL 待测样品液(若浓度过高,需用 70% 乙醇适当稀释,确保吸光度落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),置于 25mL 容量瓶中,后续显色步骤(试剂种类、用量、反应时间)与标准曲线绘制完全相同,避免因条件差异导致结果偏差。

吸光度测定:以空白对照校正分光光度计,在 510nm 波长下测定样品显色液的吸光度,平行测定 3 次,取平均值。若 3 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(RSD)>2%,需重新测定,排查移液精度、仪器稳定性等问题。

步骤 4:总黄酮含量计算(公式:科研数据需精准,单位统一)

根据朗伯 - 比尔定律及标准曲线方程,计算植物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(以芦丁计,单位:mg/g),公式如下:

总黄酮含量(mg/g)=(C×V₁×D)/(m×V₂)

其中各参数含义及单位换算:

C:由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的待测样品液中总黄酮浓度(μg/mL);

V₁:样品前处理中定容体积(50mL,即 50×10³μL);

D:待测样品液的稀释倍数(若步骤 3 中吸取 1mL 样品液至 25mL 容量瓶,D=25;未稀释则 D=1);

m:植物提取物样品质量(g,即 m×10⁶μg);

V₂:步骤 3 中吸取的待测样品液体积(1mL,即 1×10³μL)。

示例:若样品质量 m=0.2g,V₁=50mL,V₂=1mL,D=25,标准曲线计算得 C=2.5μg/mL,则总黄酮含量 =(2.5×50×10³×25)/(0.2×10⁶×1×10³)=156.25mg/g。

四、实验关键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应对

(一)关键注意事项

试剂管理:亚硝酸钠、硝酸铝溶液需严格按期限使用,芦丁标准品需避光冷藏,避免因试剂变质影响检测结果;

操作一致性:显色反应的试剂加入顺序、反应时间,以及超声提取的温度、功率,需全程保持一致,减少系统误差;

仪器校准:分光光度计使用前需预热 30min 以上并校准基线,分析天平定期校准,比色皿每次使用后用乙醇清洗并烘干,避免残留污染;

数据记录:详细记录试剂批号、仪器型号、操作时间、平行测定数据等,便于结果追溯与重复验证,符合科研实验规范。

(二)常见问题应对

标准曲线 R²<0.999:排查试剂是否变质(如亚硝酸钠氧化)、移液是否准确(移液管未润洗)、标准品是否受潮,针对性更换试剂或重新操作;

样品吸光度超出线性范围:吸光度过高则增加稀释倍数,过低则减少稀释倍数或增加样品称量量,确保吸光度落在标准曲线中间区域(线性最稳定);

空白吸光度>0.05:更换高纯度溶剂、彻底清洗比色皿、重新校准仪器基线,避免空白干扰导致结果偏高;

显色后颜色异常:若因花青素、鞣质等干扰,可改用三氯化铝显色法(420nm 测定),或用 AB-8 型大孔树脂纯化样品,去除干扰成分。

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植物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,核心在于严格控制实验条件、保证操作一致性,从试剂仪器选择到数据计算,每一步都需遵循科研规范。本文提供的操作指南覆盖实验全流程,兼顾专业性与实用性,科研人员可直接参照落地,有效提升检测效率与数据准确性。若需将结果用于科研论文发表,需明确标注 “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”,并详细说明显色体系、波长选择及前处理方法,确保实验可重复性。如您有植物检测需求,欢迎联系我们

创新发展,领航未来
提供一站式检测技术和咨询服务
全国服务电话:
400-850-6066